高糖高脂诱导的L02细胞(人源正常肝细胞)糖尿病肝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

王艳《1,25(OH)2D3基于NF-κB通路改善糖尿病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》

33.3mmol/L葡萄糖联合0.1mmol/L的PA(鲲创高脂细胞添加剂)刺激L02细胞24h后,可成功诱导L02细胞产生炎症应激,增加促炎因子表达

1. 引言

2型糖尿病(Type 2 Diabetes Mellitus,T2DM),是与代谢紊乱相关的慢性疾病,具有持续高血糖和脂质代谢异常的特点,已然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健康负担。T2DM还可以诱发全身多个器官损伤进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,例如糖尿病性肾病、视网膜病变、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肝损伤等。糖尿病肝损伤(diabetic liver injury,DLI)是一种慢性肝损伤,也是慢性炎症和糖脂代谢紊乱的一种形式,即使没有其他已知条件,持续高水平血糖和血脂也足以驱动DLI的发生。

长期热量和域营养摄入过剩、持续性葡萄糖生成和摄取失衡、脂质转运异常等因素会引发和加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展。然而,在体内条件下,由于饮食因素、内分泌调节以及不同组织之间一系列生理和代谢信号交互影响,很难确定导致DLI的直接因素,因此需要在体外实验中寻找更多直接的证据。高浓度葡萄糖负荷会增加肝细胞中线粒体ROS生成,从而导致肝细胞信号传导的严重失调。棕榈酸(palmitic acidPA)是血浆中主要的循环饱和脂肪酸,过量PA与多种细胞类型的脂毒性有关。

维生素D(vitamin D, Vd)是唯一一种可以通过阳光照射合成的脂溶性维生素,又被称为“阳光维生素”。既往研究表明,血液循环中维生素D水平可能会改变促炎和抑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,进而影响胰岛素功效、脂质代谢以及脂肪和肝脏等组织的结构与功能。Mukhopadhyay等在西孟加拉邦的农村地区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发现,与正常组相比,维生素D缺乏组伴有转氨酶显著性升高,提示维生素D水平与肝功能密切相关。1,25(OH)2D3是维生素D发挥生物作用的主要形式。

现阶段,对于慢性肝损伤的研究多集中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,而非直接的糖尿病肝损伤模型;同时,基于细胞层面的机制研究则多聚焦于肝脏功能性细胞,如肝巨噬细胞(Kupffer Cells)、肝星状细胞、肝癌细胞等,而对占据肝脏80%以上的实质性肝细胞的研究还鲜有报道。

基于对国内外已发表文献,着眼于1,25(OH)2D3的抗炎功效,本研究欲从体内和体外水平探讨1,25(OH)2D3DLI的潜在作用机制。拟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(STZ)来构建SD大鼠糖尿病模型,以期了解糖尿病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改变、肝功能酶学指标改变和肝组织病理结构改变,以及1,25(OH)2D3可能存在的潜在治疗作用;同时,以人源正常肝细胞(L02细胞)为载体,观察体外条件下使用PA模拟的糖脂紊乱环境对L02细胞的损伤效应,并明确1,25(OH)2D3干预是否可以改善高糖高脂诱导的L02细胞损伤。


2.材料与方法

2.1主要材料

1:实验所用主要试剂列表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其中,高脂细胞添加剂(棕榈酸、 PA)由西安鲲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。


2.2主要试剂配置

2.2.1完全培养基

DMEM低糖型培养基89l,加入15l胎牛血清(FBS),1ml青霉素-链霉素混合液(双抗),混匀,封口,4°C保存备用。即,含15%FBS1%双抗的培养基,称为完全培养基。

2.2.2不同浓度高糖培养基

取完全培养基50l,依次加入50mg150mg250mg350mg D-葡萄糖-水合物,分配配置11.1mmol/L22.1mmol/L33.3mmol/L44.4mmol/L浓度的高糖培养基,并用D-甘露醇调节渗透压,混匀,封口,4℃保存备用。

2.2.3不同浓度高脂培养基

取完全培养基和PA(购买浓度,6mmol/L),按下表中步骤配制不同浓度的PA培养基混合液。建议现用现配,首先计算出本次细胞实验需要多少PA,然后配制相应的PA培养基混合液;不建议一次配制大量的PA培养基工作液4°C存放,因为久放容易失效。

2PA培养基混合液配制方法1(论文中所述)

采用现用现配的方法,以六孔板为例,每个孔加入1.5mL培养基,配制以上浓度的PA,步骤如表3。配制完成后,弃掉六孔板原培养基,按编号依次加入1.5mL相应浓度的PA混合液到培养板对应的孔里。

3PA培养基混合液配制方法2(推荐)

2.2.4细胞冻存液

取完全培养基7ml,加入2ml FBS1ml DMSO,混匀,封口,4°C保存备用。也可以购买商品化的细胞冻存液直接使用。

2.3 细胞培养

2.3.1细胞复苏

将一次性吸管、T25细胞培养瓶、15ml离心管、移液枪等实验用品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紫外照射30min15l离心管内加入2 ml完全培养基待用;从-80°C冰箱取出冻存细胞,迅速放入37°C水浴锅中解冻,待细胞溶解为悬液状,吸取细胞悬液至含2 ml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内,轻柔吹打混匀,800-1000 g离心5min,弃上清;加入1ml完全培养基,重悬细胞后,移至T25细胞培养瓶中,加入4ml完全培养基,轻柔摇晃培养瓶,镜下观察细胞分布均匀后,放置于细胞培养箱,37°C、5%CO环境下培养。

2.3.2细胞传代

待细胞融合达到80%-90%(其他细胞融合率可达100% )时,对细胞进行传代处理。将相关实验耗材、培养基(不打开瓶盖)放进超净工作台紫外照射30 min 进行灭菌处理;从培养箱中取出待传代细胞,弃去旧培养基,1X PBS轻柔清洗细胞2次;加入lml胰蛋白酶(可根据相应培养板/皿的大小按比例加入合适体积的胰蛋白酶进行消化细胞),摇晃铺匀,30 s后,镜下观察细胞形态,观察到细胞质回缩,细胞形态变圆、周围变亮时,加入5ml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,用吸管轻柔、反复吹打贴壁细胞,制成细胞悬液,移至15ml离心管中,800-1000 g离心5min,弃上清,根据实验用量需要和细胞生长情况,按1:3-1:2进行传代(就是一个T25细胞培养瓶的细胞,传代至3个或2个T25细胞培养瓶),轻摇培养瓶,镜下观察细胞分布均匀后,放置于细胞培养箱。

2.3.3细胞冻存

选对数期生长细胞,待细胞融合达70%以上(其他细胞融合率可达100%)时进行传代;步骤同上;离心完成后,弃上清,加入lml细胞冻存液,轻柔吹打重悬细胞,按500uL/管移入冻存管内,按以下温度梯度进行冻存:4°C,30 min;-20°C,1h;-80°C过夜(可把冻存管放入冻存盒内,-80°C过夜),隔天置于液氮罐内长期保存。

2.3.4细胞分组及干预

(1)将L02细胞于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分别培养24h、48h和72h:

DMEM培养基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.5mmol/L11.1mmol/L22.2mmol/L33.3mmol/L44.4mmol/L,其中以5.5mmol/L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为对照组,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和培养时间对L02细胞活力影响。这一步用来确定葡萄糖的合适浓度和给药时间。

  • L02细胞于葡萄糖浓度33.3mmol/L(上一步梯度浓度实验中确定好的浓度)、不同浓度高脂(high glucose+ palmitic acid, HGPA)培养基中分别培养24h、48h和72h。

HGPA培养基浓度依次为:5.5mmol/L葡萄糖+0mmol/L PA33.3mmol/L葡萄糖+0.1mmol/L PA33.3mmol/L葡萄糖+0.2mmol/L PA33.3mmol/L葡萄糖+0.4mmol/L PA33.3mmol/L葡萄糖+0.6mmol/LPA,其中以5.5mmol/L葡萄糖+0 mmol/L PA为对照组,观察不同浓度高糖高脂培养基和培养时间对L02细胞活力的影响。这一步用来确定特定高糖高脂试剂诱导L02细胞损伤模型的合适浓度和给药时间。

3)将L02细胞于含不同浓度1,25(OH)2D3培养基中分别培养12h、24h和48h:

①在DMEM低糖型培养基培养的L02细胞中,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1,25(OH)D干预12h、24h和48h,其分组为:对照组(Control组)和干预组(VitD组)(1,25(OH)2D3浓度分别为110100 nM)。这一步确定好合适的1,25(OH)2D3浓度和干预时间,以后的实验都采用此条件。

②在HGPA培养的L02细胞中,加入上一步实验确定好的1,25(OH)2D3给药浓度,其分组为:对照组(Control组)、高糖高脂组(HGPA组)和干预组(HGPAVit D组)。

以上各组细胞在融合率80-100%时,根据相应实验设计条件进行细胞给药处理。据实验需要收集细胞上清液或弃掉,提取L02细胞RNA或蛋白,每个实验独立重复至少3次。

之后,还需CCK-8检测L02细胞活力,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炎症因子水平,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等目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,Western blot(WB)检测炎症因子等蛋白表达水平等,具体细节参见原文。

结论:

(1)33.3mmol/L葡萄糖联合0.1mmol/L的PA(鲲创高脂细胞添加剂)刺激L02细胞24h后,可成功诱导L02细胞产生炎症应激,增加促炎因子表达。

(2)10nmol/L的1,25(OH)2D3可显著抑制HGPA诱导L02细胞的炎症损伤。

参考文献

王艳.1,25(OH)2D3基于NF-κB通路改善糖尿病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[D].郑州大学[2023-09-12].



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陕ICP备202404070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