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榈酸刺激模拟高糖高脂诱导心肌细胞(AC16)损伤模型

采用300μM棕榈酸钠、48h处理AC16心肌细胞系模拟肥胖患者体内高糖高脂环境,体外实验表明AC16心肌细胞在高糖高脂刺激后表现出细胞体积增大和ROS水平升高

本文采用300μM棕榈酸钠、48h处理AC16心肌细胞系模拟肥胖患者体内高糖高脂环境,体外实验表明AC16心肌细胞在高糖高脂刺激后表现出细胞体积增大和ROS水平升高。此外,AC16心肌细胞在高糖高脂刺激后,Nrf2抗氧化途径(Nrf2、HO-1和NQO-1)的蛋白表达受到显著抑制。本研究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,具有参考价值。

棕榈酸刺激模拟高糖高脂诱导心肌细胞(AC16)损伤模型

李冰/吉林大学/博士论文

1. 前言

糖尿病(Diabetes mellitusDM)是一种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巨大威胁的疾病,预计到2040年至少有6.4亿人将患上2型糖尿病(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)。T2DM是一种慢性疾病,其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由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和高脂血症会引发多个器官的不可逆性损害。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,其中糖尿病心肌病(Diabetic cardiomyoSPthyDCM)预后较差。DCM通常以弥漫性心肌纤维化、心脏肥大、大量活性氧自由基(ROS)产生和过度炎症反应为特征,最终导致心脏功能障碍。

为了验证药物对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,研究其对DCM的潜在保护效果及其作用机制,需要构建体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。目前,通过高葡萄糖(HG)联合棕榈酸(SP)或棕榈酸钠(SP)刺激模拟高糖高脂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方法已广泛用于DCM的体外研究。

2.实验材料

本文以心肌细胞(AC16细胞系)为对象,采用棕榈酸钠高脂细胞添加剂(KC002Xi'an Kunchuang Technology, China)作为游离脂肪酸(free fatty acidsFFAs,完成体外细胞实验。采用可靠的高脂细胞添加剂,能够保证溶剂无毒、无菌、常温无析出低温无析出、浓度精准,而且无需多次加热助溶,显著减少了操作步骤,提升了实验的稳定性。实际使用时,只需要将高脂细胞添加剂按照比例加入到完全培养基中即可。

3. 实验方法

AC16 细胞系是一种人类心肌细胞系,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。心肌细胞在37℃、5% CO2 的湿润培养箱中,使用含有1100 链霉素(1% P/S)和10% 胎牛血清(10% FBS)的低糖DMEM 培养基(含5.5 mM D-葡萄糖)进行培养AC16细胞的处理方式如下:

1)阴性对照(NC)组:5.5mM D-葡萄糖+棕榈酸钠的溶剂对照;

2SP+HG组:300μM棕榈酸钠+33mM D-葡萄糖;

3SP+HG+Clo组:300μM棕榈酸钠、33mM D-葡萄糖和10μM氯吡格雷。

AC16细胞用10μM的氯吡格雷预处理1h,然后添加300μM的棕榈酸钠+33mMD-葡萄糖处理48h构建T2DM细胞模型,以测定细胞大小、ROS水平以及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,分析氯吡格雷的作用效果和机理。

需要说明的是,棕榈酸钠的作用浓度是通过梯度实验得出,具体如下:

在棕榈酸钠(SP)溶液毒性测定过程中,设置对照组+实验组+空白组,每组设5个重复,按照浓度梯度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加入SP溶液处理,此外实验组中每孔分别加入33mMD-葡萄糖溶液,待处理48h后更换培养基,然后每孔加入CCK-8工作液(CCK-8溶液与培养基比值为1:9),培养箱内孵育2h,用酶标仪检测450 nm处的吸光度。

1 AC16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测定

图中,利用CCK-8方法评估高葡萄糖(HG33mM)联合不同浓度棕榈酸钠对AC16人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。棕榈酸钠对AC16心肌细胞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范围为300400μM。据此,最终选用300μMSP浓度和33mMHG浓度建立2型糖尿病细胞模型。

4.实验结果分析

如图2A所示,与NC组相比,SP+HG组的AC16心肌细胞明显增大,而氯吡格雷治疗能有效减轻由高糖高脂引起的这种心肌细胞肥大。此外,通过Western blot观察到,相比较于NC组,SP+HG组的AC16心肌细胞中MYH7ANP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,而这些升高的蛋白水平在经过氯吡格雷治疗后得到了缓解(图2B)。


氯吡格雷改善糖脂毒性引起的AC16心肌细胞肥大和氧化应激损伤

此外,还观察到与NC组相比,SP+HG组的AC16心肌细胞中ROS水平显著升高,而氯吡格雷治疗缓解了高糖高脂毒性引起的细胞ROS损伤(图2C)。通过进一步的Western blot分析,发现相较于NC组,SP+HG组的AC16心肌细胞中Nrf2HO-1NQO-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,而经过氯吡格雷治疗后这些蛋白水平得到了提升(图2D)。

综上,从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氯吡格雷可以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对抗糖尿病心肌氧化应激损伤,改善心脏细胞肥大,从而促进心肌重构的改善。

小编有话说:

本文采用300μM棕榈酸钠、48h处理AC16心肌细胞系模拟肥胖患者体内高糖高脂环境,体外实验表明AC16心肌细胞在高糖高脂刺激后表现出细胞体积增大和ROS水平升高。此外,AC16心肌细胞在高糖高脂刺激后,Nrf2抗氧化途径(Nrf2HO-1NQO-1)的蛋白表达受到显著抑制。本研究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,具有参考价值。


参考文献

李冰. 氯吡格雷在改善2型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潜力[D],吉林大学,博士论文,2024(6).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陕ICP备202404070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