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榈酸诱导LO2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以建立MAFLD体外细胞模型
棕榈酸(PA)处理人正常肝永生化细胞株(LO2)建立MAFLD 体外细胞模型
本文采用0.32 mmol/L棕榈酸(KC004,西安鲲创科技)处理的LO2细胞24h,处理后脂质含量增加,细胞活力降低,肝细胞损伤指标ALT、AST酶活性升高,炎症因子TNF-α、IL-1β、IL-6表达增加,同时lncRNA NEAT1表达上调,成功诱导LO2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、并建立MAFLD体外细胞模型
棕榈酸诱导LO2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以建立MAFLD体外细胞模型
—许云春/实用医学杂志
1. 前言
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(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,MAFLD)是以肝细胞内脂质过度蓄积、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,并可发展为更加严重的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终末期肝病,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。MAFLD受多重因素影响,脂毒性肝损伤和炎症反应是其发病机制中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,NF-κB信号传导途径在受损的肝细胞中被激活并诱导炎症细胞因子分泌,加速疾病进展,抑制NF-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成为减轻MAFLD中肝细胞炎症损伤的关键。
有研究表明沉默lncRNA NEAT1通过抑制TLR2/NF-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来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和炎症。然而,lncRNA NEAT1是否可以通过调控NF-κB信号通路来影响MAFLD中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目前尚不明确,因此,探究其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可为MAFLD的诊治提供新见解。
本研究以棕榈酸(PA)处理人正常肝永生化细胞株(LO2)建立MAFLD 体外细胞模型,通过脂质体转染实现过表达或者沉默lncRNA NEAT1,探讨其表达水平变化对棕榈酸诱导的LO2 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影响,并初步阐明其机制。
2.材料
棕榈酸(棕榈酸酯)及高脂溶剂对照,均购自西安鲲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。该试剂常温无析出、浓度准确,无需加热助溶。利用商品化的细胞用高脂细胞添加剂,母液含有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,由于试剂本身为液态、无菌,能与完全培养基直接互溶用于实验,减少了旧方案使用乙醇、NaOH等助溶剂(助溶剂本身有细胞毒性,混杂了高脂试剂的作用)和溶解时的加热操作,节省了操作,增强了实验的稳定性。
3.方法
3.1细胞培养、模型建立及分组
使用含10% 胎牛血清、1%青-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培养LO2 细胞,并将其置于37℃、5% CO2的培养箱,当细胞密度达80% ~ 90%时,消化传代。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,分为Blank组(空白对照),Vehicle组(溶剂对照),PA组(模型组:添加0.32 mmol/L棕榈酸处理24 h)。设置Control 组(阴性对照组)、PA 组(模型组)、pcDNA-NC+PA 组(过表达空载对照组)、pcDNA-NEAT1+PA 组(过表达组)、si-NC+PA 组(沉默阴性对照组)、si-NEAT1+PA组(沉默组)。
3.2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(TG)含量测定评估细胞脂质积累
油红O染色按照以下步骤进行,细胞处理后,4%多聚甲醛固定30min,60%异丙醇润洗后使用油红O工作液避光染色30 min,60% 异丙醇洗涤后苏木素染液染色2min,显微镜观察获取图像。TG含量测定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,收集细胞进行裂解,使用酶标仪检测波长为550 nm处的吸光度值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TG浓度,再通过BCA法测定细胞内蛋白浓度,以蛋白浓度校正TG含量。
3.3CCK8检测细胞活力
取对数生长期的 LO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,分组处理后,每孔加入 CCK8溶液10 μL,37℃避光孵育1 h后使用酶标仪检测OD450,细胞活力=[(OD 实验组-OD 空白组)/ (OD 对照组-OD 空白组)]×100%。
随后,利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酶活力测定反映肝细胞损伤,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(qPCR)检测各目的基因mRNA水平,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检测炎症因子蛋白分泌水平,最后,利用蛋白质印迹(WB)和免疫荧光(IF)检测 NF-κB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。其中,实验数据采用GraphPadPrism9.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,计量资料用均数±标准差表示,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,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4.结果
4.1 棕榈酸处理对LO2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影响
与Blank组相比,Vehicle组溶剂处理对LO2细胞脂质积累、细胞活力、细胞损伤、炎症因子表达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而PA组棕榈酸处理后LO2细胞内脂质明显积累,细胞活力降低,肝细胞损伤指标ALT、AST酶活性增高,炎症因子TNF-α、IL-1β、IL-6表达升高(P<0.01)。见图1。
4.2 棕榈酸处理对LO2细胞中lncRNA NEAT1表达水平的影响
与Blank组相比,Vehicle组溶剂 对照处理对lncRNA NEAT1表达无影响(P>0.05),PA组棕榈酸处理后lncRNA NEAT1表达增高(P< 0.01),见图2。
4.3 过表达及沉默lncRNA NEAT1转染效果的检测
结果显示,与过表达空载对照组(pcDNA-NC+PA)相比,过表达组(pcDNA-NEAT1+PA)lncRNA NEAT1表达水平进一步增高,与沉默阴性对照组(si-NC+PA)相比,沉默组(si-NEAT1+PA)lncRNA NEAT1表达降低,提示过表达及沉默均成功(P<0.01),见图3。
4.4 过表达及沉默lncRNA NEAT1对棕榈酸诱导的LO2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影响
结果显示,与过表达空载对照组(pcDNA-NC+PA)相比,过表达组(pcDNA-NEAT1+PA)细胞活力显著降低,肝损伤指标ALT、AST和炎症因子TNF-α、IL-1β、IL-6的表达进一步增高;与沉默阴性对照组(si-NC+PA)相比,沉默组(si-NEAT1+PA)细胞活力有所恢复,肝损伤指标、炎症因子水平均下调(P<0.05)。
4.5 过表达及沉默lncRNA NEAT1对棕榈酸诱导的LO2细胞中NF⁃κB信号通路的影响
与Control组相比,PA组棕榈酸处理后NF-κB信号通路被激活,NF-κB抑制蛋白IKBα降解,NF-κB p65的磷酸化及核转位增加。与过表达空载对照组(pcDNA-NC+PA)相比,过表达lncRNA NEAT1后进一步促进二者变化。与沉默阴性对照组(si-NC+PA)相比,沉默lncRNA NEAT1则提高了IKBα的表达并减少NF-κB p65的磷酸化及核转位。
5讨论
在MAFLD中,肝脏脂质沉积过多导致脂质代谢紊乱,在长期慢性的脂毒性刺激下,肝细胞出现应激性损伤,肝脏表现出严重的炎症反应,伴随氧化应激增强,炎症介质增加,肝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。因此,探究能够改善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的策略对缓解MAFLD的发展尤为重要。越来越多的lnc RNA被发现在疾病过程中异常表达,它们已被广泛建议作为某些病理环境中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,对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。LncRNA NEAT1作为其中的一种,被证实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病以及病情进展有关,它能够加速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进展,同时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在急慢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保护作用。然而,在MAFLD中lncRNA NEAT1是否发挥调节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尚未被阐明。因此,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。
对于该病的研究,使用棕榈酸处理LO2细胞构建体外细胞模型已被充分报道与证实。其中,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含量测定是反映肝细胞脂质积累的常用方法,也是用于指示建模成功的关键指标;ALT、AST则是反映肝细胞损伤和判断损伤程度的酶;TNF-α、IL-1β、IL-6作为经典的炎症细胞因子,其表达增加与肝脏炎症状态相关。本研究采用棕榈酸诱导LO2细胞建模,与预期结果一致,处理后细胞脂质沉积,甘油三酯含量增加,还存在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,说明MAFLD细胞模型构建成功。在此基础上,检测lncRNA NEAT1在棕榈酸诱导后的表达变化,发现其表达上调,且与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呈正相关,提示lncRNA NEAT1可能是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重要调控分子。进一步过表达或沉默lncRNA NEAT1对其进行功能研究,发现过表达该分子加剧棕榈酸诱导的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,沉默该分子后可以缓解上述损伤,以上结果表明,lncRNA NEAT1在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肝细胞炎症反应是导致MAFLD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,NF-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,静息状态下NF-κB由p65和p50与其抑制蛋白(inhibition of NF-κB,IκB)结合形成三聚体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,受到刺激时IκB被降解,释放出的NF-κB p65亚基在胞质中被激活,然后磷酸化移位进入胞核诱导TNF-α、IL-1β、IL-6等多种促炎基因的表达。在本研究中发现,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中,NF-κB抑制蛋白IκBα被降解,释放出的NF-κB p65磷酸化入核增多,提示脂毒性损伤状态下,NF-κB炎症信号通路被激活。推测NF-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和异常表达的lncRNA NEAT1可能存在联系,具体调控关系尚不明确。先前的研究表明lncRNA NEAT1通过正调节NF-κB信号通路促进化脓性小鼠的脑损伤和细胞凋亡与炎症;lncRNA NEAT1/miR-193a-3p通过影响TLR4/NF-κB信号通路来调节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炎症损伤;抑制NEAT1的表达通过减少NF-κBp65的细胞核转位来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,这些都为阐明lncRNA NEAT1能够调控NF-κB信号通路提供了有力依据。本研究同样证明,过表达lncRNA NEAT1可以进一步促进NF-κB信号通路的激活,加剧肝细胞损伤,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,沉默lncRNA NEAT1可以减少该通路的激活,下调肝细胞损伤指标和炎症因子。以上结果证实,沉默lncRNA NEAT1可通过抑制NF-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减轻肝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,从而在MAFLD中发挥保护作用。
综上所述,本实验初步证实了lncRNA NEAT1 与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,且首次验证了沉默lncRNA NEAT1 通过抑制 NF-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来改善上述损伤。但本研究仅在体外细胞模型中得到验证,并且lncRNA NEAT1调控NF-κB信号通路还可能是通过海绵化下游靶miRNA来发挥作用,本课题组下一步将深入研究lncRNA NEAT1的具体调控机制并在动物模型中补充论证,以期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诊治提供更为可靠的实验依据。
小编有话说:
本文采用0.32 mmol/L棕榈酸(KC004,西安鲲创科技)处理的LO2细胞24h,处理后脂质含量增加,细胞活力降低,肝细胞损伤指标ALT、AST酶活性升高,炎症因子TNF-α、IL-1β、IL-6表达增加,同时lncRNA NEAT1表达上调,成功诱导LO2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、并建立MAFLD体外细胞模型。进一步的研究工作,推荐油酸钠、棕榈酸钠(KC006)联合建立HepG2、LO2脂肪肝细胞模型。
参考文献
许云春、于馨雅等. LncRNA NEAT1调控NF-κB信号通路对棕榈酸诱导的LO2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影响[J]. 实用医学杂志, 202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