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细胞脂肪堆积模型、肝细胞脂滴、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、肝脏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建立步骤与方法

在众多国内外研究中,NAFLD细胞模型的构建以添加游离脂肪酸(FFAs)最为常见。Gomez-Lechon发现,应用油酸钠、棕榈酸钠含量比为2:1的游离脂肪酸混合物刺激肝细胞,引起的细胞毒性和凋亡作用非常微弱,适用于诱导肝脏细胞脂肪变性。本研究中,应用油酸钠:棕榈酸钠为2:1,总浓度为1mmol/L的高脂培养基刺激Hepa1-6细胞24小时,成功建立了肝脏脂肪变性的细胞模型。 需要说明的是,2:1的游离脂肪酸混合物刺激肝细胞只是普遍做法,而不一定是最优做法,实际情况可以根据细胞类型调整游离脂肪酸的浓度、比例和作用时间。

1. 前言

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)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伤因素,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肝脏疾病。NAFLD的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(non-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),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non-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),进而可发展为肝硬化,甚至肝细胞癌。

NAFLD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肝脏疾病之一,其患病率约为25%。单纯NAFL患者发生不良后果的风险很低,而一旦进展为NASH,发生肝硬化、肝衰竭和肝细胞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。

2. 方法与材料

本文以Hepa1-6小鼠肝癌细胞系为例,采用油酸钠、棕榈酸钠(KC006Kunchuang Biotechnology)作为游离脂肪酸(free fatty acidsFFAsHepa1-6小鼠肝癌细胞系中构建了肝脏脂肪变性细胞模型,完成体外细胞实验。

在众多国内外研究中,NAFLD细胞模型的构建以添加游离脂肪酸(FFAs)最为常见。Gomez-Lechon发现,应用油酸钠、棕榈酸钠含量比为21的游离脂肪酸混合物刺激肝细胞,引起的细胞毒性和凋亡作用非常微弱,适用于诱导肝脏细胞脂肪变性。本研究中,应用油酸钠:棕榈酸钠为2:1,总浓度为1mmol/L的高脂培养基刺激Hepa1-6细胞24小时,成功建立了肝脏脂肪变性的细胞模型。

需要说明的是,21的游离脂肪酸混合物刺激肝细胞只是普遍做法,而不一定是最优做法,实际情况可以根据细胞类型调整游离脂肪酸的浓度、比例和作用时间。

3.具体步骤

1)细胞的复苏、传代及冻存

将细胞从液氮中取出,迅速放入已预热至37℃的水浴锅中轻轻摇动,直至完全溶解,加入含10%胎牛血清(FBS)和1%青霉素-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中,室温下1000 rpm,离心5 min,弃上清,用适量完全培养基重悬,转移至细胞培养瓶/皿中,置于37℃5%二氧化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。

当细胞生长汇合度达到80%-90%时,弃掉旧培养基,用磷酸盐缓冲液(PBS 润洗后弃去,加入胰酶消化细胞。当细胞皱缩变圆时,加入等体积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反应,室温下1000 rpm,离心5 min,弃上清,用适量完全培养基重悬,按1:2(或1:3)传代,转移至细胞培养瓶/皿中,置于37℃5%二氧化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。

选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,弃掉旧培养基,磷酸盐缓冲液(PBS)润洗后弃去,加入胰酶消化细胞。当细胞皱缩变圆时,加入等体积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反应,室温下1000 rpm,离心5 min,弃上清,用适量细胞冻存液(FBSDMSO=1:9)重悬,转移至细胞冻存管中,放入程序降温盒中,置于-80℃冰箱中,24小时后转移至液氮中长期保存。

2)肝脏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构建

Hepa1-6调整为密度1×105/mL的细胞悬液,按照1mL/孔(500uL/孔也可以)接种于12孔板中,置于37℃5%二氧化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过夜。当培养板中细胞汇合度达到50%-60%时,弃掉旧培养基,加入含FFAs终浓度为1mmol/L(油酸钠:棕榈酸钠=2:1)的DMEM完全培养基,置于37℃5%二氧化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以构建肝脏脂肪变性细胞模型。对照组中加入含等浓度牛血清白蛋白(BSA)的DMEM完全培养基。

3)细胞油红O染色

使用油红O染色试剂盒(细胞专用)进行细胞油红O染色,具体步骤如下:

1)弃去培养液,PBS润洗细胞两次,加入油红O固定液固定30min;(2)弃去固定液,蒸馏水清洗细胞两次,加入60%异丙醇溶液浸洗5min;(3)弃去60%异丙醇溶液,加入新配制的油红O染色液,浸染20min;(4)弃去染色液,蒸馏水清洗3次,加入Mayer苏木素染色液,染细胞核1min;(5)弃去染色液,蒸馏水清洗3次,加入油红O缓冲液,静置1min;(6)弃去缓冲液,加入蒸馏水覆盖细胞,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。

4)细胞内甘油三酯(TG),总胆固醇(TCHO)测定

使用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、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进行细胞内TGTCHO测定,使用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进行细胞内蛋白浓度测定。

4.结果分析

FFAs处理Hepa1-6细胞24小时以构建肝脏脂肪变性细胞模型。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,与BSA处理的对照组相比,FFAs组细胞中可见大量红色脂滴(图1)。细胞内脂质测定结果显示,FFAs组细胞内TGTCHO含量显著高于BSA组。以上结果表明,FFAs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细胞模型建立成功。

1 FFA诱导肝脏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评估

小编有话说:

1)目前,在完全培养基中添加棕榈酸钠和油酸钠时,普遍采用如下两种混合方式:

方式一)精确混合、浓度精确控制

KC006型高脂细胞添加剂(Kunchuang Biotechnology)为例:

油酸钠工作液:母液浓度12mM→作用浓度0.5mM,稀释了24倍;

棕榈酸钠工作液:母液浓度6mM→作用浓度0.25mM,稀释了24倍;

因此,24份总体积=1份油酸钠工作液(OA+1份棕榈酸钠工作液(PA+22份完全培养基。此时,以1.2mL为例,OA1.2/24=0.05mLPA1.2/24=0.05mL,其余为培养基。以1mL为例,OA1/24=0.0417mLPA1.2/24=0.0417mL,其余为培养基。

方式二)1:2整体混合

上述实施例中,游离脂肪酸(PA+OA)的最终浓度为1mM、且油酸钠:棕榈酸钠=2:1。以KC006型高脂细胞添加剂(Kunchuang Biotechnology)为例,直接将独立包装的OA12mM母液)与PA6mM母液)等体积混合,此时,得到9mMFFAs。然后,将9mMFFAs稀释9倍,即得最终浓度为1mM、且油酸钠:棕榈酸钠=2:1的游离脂肪酸,建议现配现用。

2)本实例的细胞模型中,FFAs组细胞内TGTCHO含量显著高于BSA组。其中,FFAs组细胞内TCHO含量显著高于BSA组为不常见的情况。现有文献中多数记录了:游离脂肪酸不会显著改变细胞内TCHO含量。因此,该实验结果为FFAs引起细胞内总胆固醇(total cholesterolTCHO)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。


参考文献

汝琳. miR-27b-3p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[D].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, 2023(5).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陕ICP备202404070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