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源肝癌细胞HepG2细胞脂质沉积模型的建立及其脂质代谢研究
课题组前期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,青钱柳可能通过调控PI3K/Akt信号通路治疗T2DM合并NAFLD。本研究采用棕榈酸钠诱导HepG2细胞建立脂质沉积模型,探讨青钱柳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,为临床治疗T2DM合并NAFLD提供实验依据。
HepG2细胞脂质沉积与代谢紊乱改善是目前的研究热点,绝大数技术人员普遍采用的是500μmol/L棕榈酸(钠)联合250μmol/L油酸(钠)作用48至72小时的技术方案诱导HepG2细胞以建立NAFLD体外细胞模型,部分技术人员也会单独采用棕榈酸(钠)或油酸(钠)进行诱导,由于HepG2细胞本身较为敏感,部分情况下也能出现理想的实验结果,但总体来说,棕榈酸(钠)的核心作用是诱导细胞损伤和炎症,油酸(钠)的核心作用是诱导细胞脂质沉积,因此,在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,更建议采用棕榈酸(钠)联合油酸(钠)的技术方案,使实验条件更符合人体环境且实验结果更为可靠。
人源肝癌细胞HepG2细胞脂质沉积模型的建立及其脂质代谢研究
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/2025年
1. 前言
2型糖尿病(type2diabetesmellitus,T2DM)是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,其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靶器官功能障碍,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,NAFLD)是T2DM临床常见慢性合并症,是以三酰甘油(TG)为主的脂质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形成脂质液滴为特点。研究发现,T2DM患者合并NAFLD发生率超过60%,且该部分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,可能与NAFLD加剧脂质代谢紊乱,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。
青钱柳是我国特有树种和宝贵中药资源,研究表明,青钱柳有调节血脂作用,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。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-1(SREBP-1)能通过调控脂肪酸合成酶(FAS)等关键酶影响脂质稳态,被认为是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。
课题组前期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发现,青钱柳可能通过调控PI3K/Akt信号通路治疗T2DM合并NAFLD。本研究采用棕榈酸钠诱导HepG2细胞建立脂质沉积模型,探讨青钱柳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,为临床治疗T2DM合并NAFLD提供实验依据。
2.实验材料
本文采用棕榈酸(钠)作为高脂细胞添加剂(货号KC002,Xi'an Kunchuang Technology, 西安鲲创科技)作为游离脂肪酸(free fatty acids,FFAs)完成体外细胞实验。采用可靠的高脂细胞添加剂,能够保证溶剂无毒、无菌、常温无析出、低温无析出、浓度精准,无需多次加热助溶,显著减少操作步骤,提升实验的稳定性。实际使用时,只需要将高脂细胞添加剂按照比例加入到完全培养基中即可。
3.实验方法
1)细胞培养及活力测定
HepG2细胞用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(含10%胎牛血清、100U/mL青霉素、100μg/mL链霉素),在普通培养箱(37℃、95%空气、5% CO2)培养,隔日换液,待细胞融合度达到85%时,使用0.25%胰酶消化并传代。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以5×103个/孔接种于96孔板中,每孔100μL,待细胞生长至70%~80%融合时,弃去培养基,加入含不同浓度(2000、1000、500、250、100μg/mL)青钱柳水提液冻干粉的完全培养基,空白组不接种细胞,对照组加入不含药物培养基,每组5个复孔,分别于培养12、24h后加入CCK-8溶液10μL,培养箱避光孵育1h,酶标仪波长450nm检测各孔吸光度(OD值),计算细胞活力。
2)模型建立与分组
采用棕榈酸钠诱导 HepG2细胞模拟T2DM合并NAFLD体外模型。HepG2 细胞以5×105个/mL接种在6孔板中,每孔2 mL,待细胞贴壁后,加入棕榈酸钠(150、250、350 μmol/L), 分别于培养24、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拍照观察,结合细胞内TG含量检测结果筛选造模浓度及时间。
根据CCK-8检测结果确定青钱柳低、中、高干预剂量,将细胞分为空白组、模型组(350μmol/L棕榈酸钠)、吡格列酮组(350μmol/L棕榈酸钠+3.92mg/L吡格列酮)、青钱柳低剂量组(350μmol/L棕榈酸钠+100μg/mL青钱柳冻干粉)、青钱柳中剂量组(350μmol/L棕榈酸钠+250μg/mL青钱柳冻干粉)、青钱柳高剂量组(350μmol/L棕榈酸钠+500μg/mL青钱柳冻干粉),每组5个复孔,先加入棕榈酸钠造模,再分别予相应浓度药物处理。
随后,进行尼罗红染色、BODIPY493/503荧光探针染色、ELISA检测、Western blot检测、qPCR检测等,详细步骤请参考原文。
4.部分实验结果
1)细胞形态学观察
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12h后,可见多数HepG2细胞贴壁生长,呈上皮样形态,边缘清晰可见,细胞散在分布、尚未成团;培养24h后,部分细胞开始抱团生长;培养48h后,部分细胞叠加成小岛状,见图1。
2)造模条件筛选结果
150、250、350μmol/L棕榈酸钠干预HepG2细胞24h后细胞均贴壁生长,未见明显漂浮物及空泡细胞,形态无异常变化;48h后细胞生长状态较差,形态皱缩,可见明显细胞碎片。
150、250、350μmol/L棕榈酸钠干预HepG2细胞24h后检测细胞内TG含量,结果显示,150μmol/L棕榈酸钠组细胞TG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250、350μmol/L棕榈酸钠组细胞T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(P<0.01),350μmol/L棕榈酸钠组较250μmol/L棕榈酸钠组TG含量显著增加(P<0.01);干预48h后,150μmol/L棕榈酸钠组细胞T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(P<0.01),250、350μmol/L棕榈酸钠组较150μmol/LPA组TG含量显著下降(P<0.01)。故选用350μmol/L棕榈酸钠诱导HepG2细胞24h造模。
3)青钱柳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
使用不同浓度青钱柳干预细胞12、24h,结果显示,干预12h后,与模型组比较,青钱柳100、250、500μg/mL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青钱柳1000、2000μg/mL干预后细胞活力显著下降(P<0.01);干预24h后,与模型组比较,青钱柳100μg/mL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意义(P>0.05),其余4组细胞活力均显著降低(P<0.01)。故后续实验选择100、250、500μg/mL作为青钱柳低、中、高剂量,干预12h进行相关检测。见表3。
4)青钱柳对模型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
尼罗红染色结果显示,空白组HepG2细胞脂质堆积较少;模型组HepG2细胞出现大量脂质堆积;吡格列酮组和青钱柳低、中、高剂量组细胞脂质沉积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。见图2。BODIPY493/503荧光探针结果与尼罗红染色趋势一致,见图3。
随后,还测试了青钱柳对模型细胞上清液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、青钱柳对模型细胞 PI3K/Akt/SREBP-1/FAS 通路 及Bax、Bcl-2蛋白表达的影响、青钱柳对模型细胞脂肪甘油三酯酶、CD36mRNA表达的影响等,详细结果请参考原文。
5.讨论
甘油三酯(TG)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,其在肝脏的异常沉积被认为是NAFLD的关键特征之一。棕榈酸是游离脂肪酸的重要组成部分,可通过上调CD36蛋白表达诱导肝脏TG积累,从而促进NAFLD发生。棕榈酸钠是棕榈酸的钠盐,对细胞脂肪生成和脂肪变性均有促进作用,常用于构建细胞模型。人源肝癌细胞株HepG2系一种表型与肝细胞极为相似的肝胚胎瘤细胞株,适用于肝细胞代谢方面的研究。因此,本研究使用350μmol/L棕榈酸钠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,结果表明模型组细胞TG含量相较于正常细胞显著增加。
实验结果表明青钱柳冻干粉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模型细胞脂质沉积,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-PI3K、p-Akt、SREBP-1、FAS蛋白表达水平,下调CD36mRNA并上调ATGLmRNA表达水平相关,提示青钱柳可能通过调控PI3K/Akt/ SREBP-1/ FAS信号通路改善脂质沉积,可能与促进TG分解、减少TG合成相关。此外,青钱柳冻干粉干预可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TNF-α和IL-6含量,显著下调模型细胞Bax蛋白表达,上调Bcl-2蛋白表达,提示青钱柳可减轻PA诱导的HepG2细胞脂毒性水平,抗肝细胞凋亡。
小编有话说:
HepG2细胞脂质沉积与代谢紊乱改善是目前的研究热点,绝大数技术人员普遍采用的是500μmol/L棕榈酸(钠)联合250μmol/L油酸(钠)作用48至72小时的技术方案诱导HepG2细胞以建立NAFLD体外细胞模型,部分技术人员也会单独采用棕榈酸(钠)或油酸(钠)进行诱导,由于HepG2细胞本身较为敏感,部分情况下也能出现理想的实验结果,但总体来说,棕榈酸(钠)的核心作用是诱导细胞损伤和炎症,油酸(钠)的核心作用是诱导细胞脂质沉积,因此,在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,更建议采用棕榈酸(钠)联合油酸(钠)的技术方案,使实验条件更符合人体环境且实验结果更为可靠。
参考文献
刘艺璇、吴昊洋等. 青钱柳对棕榈酸钠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[J],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2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