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胞外囊泡顶刊JEV(IF/14.5):棕榈酸钠诱导分离骨髓源性巨噬细胞(BMDMs)构建NAFLD细胞模型

分离骨髓源性巨噬细胞(BMDMs)和RAW264.7细胞,以棕榈酸钠(PA)诱导脂肪变性及炎症(模拟NAFLD);用MSC-EVs或miR-31-5p修饰的HEK293-EVs处理细胞,通过流式检测M1/M2极化(CD86/CD206)、ELISA分析炎性因子(TNF-α/IL-10)、Western blot评估PDGFB下游p-AKT/p-p65通路;原代海马神经元接受GDF11重组蛋白±Smad抑制剂干预,验证突触修复机制。

棕榈酸钠(PA)作为高脂刺激剂,是诱导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的核心工具。PA(Kunchuang Biotechnology , KC006)用于激活BMDMs和RAW264.7细胞的NF-κB/PI3K-AKT通路,模拟NAFLD的脂毒性及纤维化微环境。细胞经PA(150μM)处理24小时后,脂质沉积(Oil Red O染色)和炎性因子(ELISA)显著升高,而EVs或miR-31-5p干预有效逆转该表型。试剂使用严格遵循浓度梯度(PDGFB重组蛋白:10-100ng/mL;LPS:100ng/mL),并通过凋亡检测(Annexin V/PI)、Western blot等验证模型可靠性。

细胞外囊泡顶刊JEVIF/14.5):棕榈酸钠诱导分离骨髓源性巨噬细胞(BMDMs)构建NAFLD细胞模型

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

1. 前言

2型糖尿病(T2DM)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(NAFLD)共存时,代谢紊乱与神经血管并发症相互恶化,缺乏跨器官干预策略。本研究聚焦2型糖尿病(T2DM)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(NAFLD)的跨器官治疗困境。技术背景强调:NAFLDT2DM患者中发病率高达50%,加剧代谢紊乱及神经血管并发症(如血脑屏障破坏、认知衰退);肝源性因子(如PDGFB)通过循环系统影响脑内周细胞功能,而间充质基质细胞(MSC)来源的细胞外囊泡(EVs)具有天然器官靶向性和免疫调节潜能,但其在多器官互作中的机制尚未明晰。本文创新性提出"-脑轴"靶向策略,通过EVs调控肝巨噬细胞PDGFB信号,改善脑内周细胞-TTR-GDF11通路,为协同治疗提供新思路。

技术路线为:从人脐带分离MSCs并提取EVs,经SPECT/CT验证其肝脏靶向性后,注射至db/dbT2DM-NAFLD)和MCD饮食(NASH)小鼠模型;通过snRNA-seq分析海马细胞图谱,结合AAV介导的肝PDGFB调控,阐明EVsmiR-31-5p抑制PDGFB-PDGFRβ轴,进而调节TTR神经保护功能及GDF11介导突触可塑性的机制。

其中细胞实验内容涵盖:分离骨髓源性巨噬细胞(BMDMs)和RAW264.7细胞,以棕榈酸钠(PA)诱导脂肪变性及炎症(模拟NAFLD);用MSC-EVsmiR-31-5p修饰的HEK293-EVs处理细胞,通过流式检测M1/M2极化(CD86/CD206)、ELISA分析炎性因子(TNF-α/IL-10)、Western blot评估PDGFB下游p-AKT/p-p65通路;原代海马神经元接受GDF11重组蛋白±Smad抑制剂干预,验证突触修复机制。

2. 高脂细胞添加剂

文中采用棕榈酸钠作为高脂细胞添加剂(现货号KC006Kunchuang Biotechnology)分离骨髓源性巨噬细胞(BMDMs)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(NAFLD)细胞模型。

该试剂(KC006)包括了独立包装的6mmol/L棕榈酸钠和12mmol/L油酸钠以及溶剂对照,试剂为无菌液体,能够直接使用,具备溶剂无毒、常温无析出,无需加热助溶等优点,显著减少操作步骤,提升实验的稳定性。其中,棕榈酸钠用来诱导细胞损伤和炎症,油酸钠用来诱导细胞代谢异常。

棕榈酸钠和油酸钠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联合使用。由于某些细胞系较为敏感,单独使用棕榈酸钠或油酸钠也可能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,但是绝大数论文在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时,更推荐采用棕榈酸(钠)与油酸(钠)联合诱导的技术方案,不仅能更好地模拟人体内的病理生理环境,还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。

3.细胞处理及部分实验结果

细胞实验以原代培养为核心,包括建立巨噬细胞模型、EVs干预机制研究和神经细胞验证等部分。其中,骨髓源性巨噬细胞(BMDMs)经棕榈酸(PA)刺激模拟NAFLD炎症环境,附图病理染色显示脂滴堆积。MSC-EVs预处理后,ELISA检测炎症因子(TNF-αIL-1β)显著降低,Western blot证实PDGFB信号抑制。海马神经元与脑微血管周细胞共培养显示,EVs通过PDGFB-PDGFRβ轴增强周细胞存活,并激活GDF11-Smad通路促进突触可塑性。

具体如图1所示,研究通过棕榈酸钠(PA)诱导BMDMs构建NAFLD细胞模型,PA刺激显著提升脂质积累(Oil Red O染色阳性率增加)和炎症因子分泌(TNF-αIL-1β升高),模拟肝巨噬细胞的M1极化状态(图1D-F)。当用MSC-EVs预处理后,PA诱导的脂滴沉积减少(图1G),同时炎性因子TNF-αIL-1β显著下调,抗炎因子IL-10TGF-β上调(图1D-F),流式细胞术证实CD86+M1)细胞减少而CD206+M2)细胞增多(图S7A-P),表明EVs驱动巨噬细胞向修复表型转化。

为解析EVs的活性成分,研究筛选出富集于EVsmiR-31-5p(图1A),并通过基因修饰实验验证其功能:将miR-31-5p模拟物(mimic)载入HEK293细胞来源EVsHEK-EVmimic),处理PA刺激的BMDMs后,PDGFB表达降低50%(图1C),且下游促纤维化信号p-AKT/AKTp-p65/p65磷酸化水平显著抑制(图1H-J);而miR-31-5p抑制剂(inhibitor)则逆转该保护作用(图1C,G)。此结果在动物模型中进一步验证:注射miR-31-5p激动剂(agomir)的MCD小鼠肝脏PDGFBα-SMA(星状细胞活化标志)及CD68(巨噬细胞浸润)表达下降(图1L-O),且肝组织p-AKT/p-p65降低(图1S-U)。

海马神经元实验揭示跨器官机制:EVs通过抑制肝PDGFB,间接激活脑内GDF11-TGFβR信号(图2F)。原代海马神经元经GDF11重组蛋白干预后,Smad2磷酸化(pSMAD2)水平升高(图S6F-H),而加入Smad2/3抑制剂ACE-536后该效应被阻断,证实GDF11通过Smad通路调节突触可塑性。与此一致,EV治疗组db/db小鼠海马GDF11蛋白表达增加(图2G-I),伴随突触标志物Synapsin ISYN1)上调(图2T-U)及mEPSC频率增高(图2Q-S),电镜显示神经元树突复杂性恢复(图2K-P)。

1 EVsNGS分析和miR-31-5p在重度NAFLD中的调节作用


2 EV处理的db/db海马中的周细胞恢复和GDF11活化

4.总结

2型糖尿病(T2DM)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加重了代谢紊乱和神经血管并发症,给治疗带来了重大挑战。我们使用SPECT/CT成像证实,间充质基质细胞(MSCs)得细胞外小泡(EV)主要在肝脏中积累,在肝脏中它们递送miR-31-5p来抑制肝脏巨噬细胞产生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)。这种干预可阻止NAFLD进展,并在肝脏修复和神经血管改善之间建立机制联系。具体而言,MSC-EVs通过抑制PDGFB-PDGFRβ轴促进海马周细胞恢复,并协调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)的激活,从而促进神经可塑性。此外,AAV注射表明肝脏PDGFB调节重新校准甲状腺素运载蛋白(TTR)动力学,从而恢复其神经保护功能并防止其在脑中的病理性沉积。这些发现将MSC-EV定位为一种变革性的治疗平台,利用肝-脑轴来解决T2DM的相互交织的代谢和神经血管并发症,为临床转化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途径。


小编有话说:

棕榈酸钠(PA)作为高脂刺激剂,是诱导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的核心工具。PAKunchuang Biotechnology , KC006)用于激活BMDMsRAW264.7细胞的NF-κB/PI3K-AKT通路,模拟NAFLD的脂毒性及纤维化微环境。细胞经PA150μM)处理24小时后,脂质沉积(Oil Red O染色)和炎性因子(ELISA)显著升高,而EVsmiR-31-5p干预有效逆转该表型。试剂使用严格遵循浓度梯度(PDGFB重组蛋白:10-100ng/mLLPS100ng/mL),并通过凋亡检测(Annexin V/PI)、Western blot等验证模型可靠性。

高纯度的棕榈酸钠(KC006)具有批次稳定性和低内毒素等特性,能够为本研究NAFLD细胞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与油酸钠的协同效应,优化脂毒性损伤模型,推动代谢性疾病药物筛选。该试剂为靶向PDGFB信号或巨噬细胞极化的疗法提供标准化工具,助力肝-脑轴机制研究与转化应用。


参考文献

Minghao Du, Hao Yang, Jinyun Niu, et al. 2025."Umbilical Cord-Mesenchymal Stromal Cell-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arget the Liver to Improve Neurovascular Health in Type 2 Diabetes With Non-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". J Extracell Vesicles. 2025 Jul;14(7):e70125. doi: 10.1002/jev2.70125.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陕ICP备2024040705号